位置:新加坡大学网 > 新加坡物流管理学院 > 院校新闻

新加坡本地研究:相较组屋和公寓 有地住宅居民染骨痛热症风险更高

发布时间:2019-11-26      浏览次数:836

  新加坡大学网报道:栽种植物的花园、宽阔的空间、屋檐上的排水沟、还有各式容器都可成为伊蚊滋生的温床,本地研究显示,住在有地住宅的人染上骨痛热症的风险,要比住组屋和公寓的人高出许多,而且最近几年染病率有激增的现象。

  一篇由国家环境局环境卫生学院、卫生部和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科学系去年发表在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的论文,分析了新加坡2013年至2016年的骨痛热症流行病学规律,发现住房类型跟染病率息息相关。

  骨痛热症患者绝大部分是在本地染病,在本土病例中,最容易“中招”的往往是洋房居民,而不是高楼居民,而且情况日趋严重。以每10万人来说,2012年,有地住宅居民中不到300人染病,到了2013年高发年猛增到900人,虽然之后有所回落,到了2016年又攀升。相比之下,组屋和公寓的染病率就低得多,维持在300人以内。

  虽然大部分患者还是高楼住户,但他们占所有病患的比率,已从2005年的81.3%减少到2015年的66.1%。

  论文指出,这个发现跟2004年和2010年的两次全国健康调查不谋而合——住在有地住宅的居民,血液中含有骨痛热症病毒的比率是所有住房类型中最高的。

  “有地住宅的环境更容易滋生蚊虫,因为有很大的前院、比较大的空间和大量容器。”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顾问医生梁浩楠指出,要到有地住宅检查有没有积水的确比较困难,有时候落叶、丢在门外的垃圾和水沟都可能滋生伊蚊。

  住在有地住宅的梁浩楠说:“不只是自己的家要照顾好,还要确保整个邻里都没有问题,这是大家的责任。”

  政府国会环境及水源委员会主席李美花也想更深入了解有地住宅滋生伊蚊的原因,以及其他国家是否也有同样趋势。负责义顺南事务的李美花说,义顺南有很多有地住宅,她跟国家环境局联手对洋房居民进行宣导时,发现他们的防蚊意识并不低,只是他们的日常检查可能没那么透彻和频繁。

  “大部分防蚊的贴士对有地住宅和高楼居民都有帮助,比如确保花盆里没有积水,当局的宣导资料中也包括检查屋檐的排水沟,但环境局或许可以为洋房和组屋居民各设计一套检查清单,让大家更清楚知道该做些什么。”

  今年是继2016年 另一骨痛热症高发年

  目前人在越南的李美花说,她出国前会盖上排水孔、马桶盖和关上窗户等,也会在12月提醒所有要出国的居民这么做。

  今年是继2016年后另一个骨痛热症高发年,截至11月9日,已有1万3867人染病,比去年同时期的2466人高出近五倍,死亡人数已达20人,这或是自2007年有24人丧命后,12年来最高的。最近的每周病例也连续五个星期上升。

  相信是在19世纪通过航运从非洲落户东南亚国家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传播骨痛热症的祸首。本地研究发现,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加,有伊蚊孑孓滋生的房地产整体上占2%,维持在低水平,但在有地住宅中却特别高。

  论文指出,滋生地点也有扩大的迹象,而且四种病毒血清型(serotype)中,每当一型和二型对调“主导权”时,往往预示着病例将会大爆发。

  新加坡留学生们如若想了解大二去新加坡留学、 去新加坡留学条件以及申请新加坡留学流程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